摘要:UX是一门科学,请问你除了做用户研究做线框图做原型做测试做迭代,还能给我玩出什么花样来?我不需要你把这些赘述一遍,我真正想看到的是,你如何用你的设计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
1,你解决了什么问题
UX是一门科学,请问你除了做用户研究做线框图做原型做测试做迭代,还能给我玩出什么花样来?我不需要你把这些赘述一遍,我真正想看到的是,你如何用你的设计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。
可能你会说我做的东西都是产品经理提的需求,我做的都是学生项目只是个大作业,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,你之所以设计一个款产品或者产品中的一个功能,总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吧。哪怕是个很小的例子,你做了朋友圈点赞的设计,这个设计存在也有他的理由吧,你是如何思考得到了你最终的解决方案的呢?我在意的是这个。
2,你如何思考并解决问题
设计不是纯粹主观的,交互设计更不是。交互设计强调功能性,强调解决问题。作为一个每天审阅很多作品集的人,我很看重你的思考力,你如何解决问题。
接地气一点的说,就是你的“流程”。你可能很疑惑,刚才第一条里面不是说了如果上来就说流程我会立马Pass么。恩,此流程非比流程,如果你在这一步做的还是列出来你做的事情,告诉我我做了用户调研,然后做了线框图,然后做了高保真blah blah,那么不好意思,你还是out。大多数时候,我们需要的不是只会简单重复一个流程的人,而是能说明白为什么在某个特定场景需要使用特点流程的人,也就是事情背后的那个“为什么”。
这个听起来好像很简单,但是我认为是作品集实践中最难的一步。因为你要不着痕迹的把你解决的问题,使用的方法融入到你叙述自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。
3. 能展示结果,一定要展示结果
就像刚才说的,交互设计不是纯主观的,一个设计有没有起到他本来的作用,是可以被衡量的。比如一个交友网站,你做了让用户对其他用户点赞的功能,目的是为了增强用户间的交流,加强用户粘性,那么有没有做到这件事情,是可以衡量的。
估计你们也喜欢看更接地气一点的栗子,那我还是用学生的例子吧。XUAN同学本科期间一直在为在校同学做一枚App,在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用户,于是在她的作品集里面,她很清楚的写出了自己的这个结果。我建议大家再有这样的结果的时候,就一定要展示出来。
4. 没人不喜欢惊喜,来个彩蛋吧
这个没什么太多可以解释的,每次看到申请者的作品集里面有很匠心独运的小彩蛋的时候,都肯定会是个加分项。
5.你到底是个怎样的设计师
其实说来说去,我看你的作品集,最想知道的就是你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设计师呢?有没有自己的风格,自己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。
你可能会说,作为交互设计师我不想限制自己,我的风格就是项目是什么风格我就是什么风格。那么你可能错误理解了我这里说的风格的意思,我所指的风格,是指你作为设计师,思考的风格。
做到这一点,其实是很难的,因为不同时期的项目,不同时期的你,会有不同的思考和工作流程,那么应该怎么办呢?下面是几个小技巧。